现代教育管理

期刊导读

谈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下名中医培养的模式建构

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3

现代高等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继承、否定和发展,高等中医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教学、科研和临床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中医的信心不足、中医基础理论薄弱、中医临床思维缺失、临床诊治能力较差等。师承是中医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名中医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师带徒、一对一的教学方法,经过长时间徒跟师的实践,能培养出下一代的名中医,但这种培养数量明显有限。笔者认为,在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体制下,充分吸取现代高等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合理内涵,探索中医教育的新模式,这是中医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构建现代教育体制下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我国中医药事业“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尴尬局面仍在延续。从中医就业的历史情况来看,1949年中医从业人员5.8人/万人,到2001年为2.6人/万人[1];5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翻了2翻,而中医人员是负增长。近10多年来,中医药高校发展迅速,但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目前,国家大力推行倡导社区医院的政策,但数量巨大的全科医生人才缺口却限制着这种便民利民政策的实施。许多社区医院纷纷开出中医内科,推出拔火罐、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社区居民对中医药需求被大大释放,社会需要更多的能够辨证施治的中医全科医生。社会在看到祖国传统医学魅力的同时,也对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在临床中能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并不断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名老中医的学术继承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先后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整理总结老中医专家独到经验的工作。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需要,规划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要选择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2]。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探索名中医的培养模式,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有关精神、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临床名家、扩大中医药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高等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两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

(一)传统中医师承是培养名中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医是经验性很强的医学体系,其理论的独特性和临床思辨的灵活性决定了中医经验传承的复杂性和‘中医临床家’培养的难度,也形成了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产生和延续的基础。”[3]在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模式下,通过跟师学习,能够增强对临床辨证施治和用药体会,更好地领悟导师各具特色的理论见解和治疗规律,提高学生对中医的辨证思维能力,准确掌握中医理论和诊疗手段,增强学习中医知识的信心和动力。中医学术发展依靠名中医,传统中医师承基本保证了经验传承的有效性,在培养方法上占优。但是,一徒跟一师、一师带一徒,且徒弟继承的多为“流派”经验,培养的效率不高。因此,在中医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医师承有其局限性。此外,一般一个西医毕业生3至5年就可以在临床派上用场,中医毕业生则要6至8年摸索积累经验才能成才,而要成为名中医则培养周期更长。解决其局限性,让更多的中医早日成为名中医,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

(二)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等4所中医院校的建立,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学开启了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探索和发展的征程。目前,全国23所中医本科高等院校均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4所院校有博士授权点,而且在校生基本规模都在万人左右。但是,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由于主要采取西医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难以准确遵循中医教育规律、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尽管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产生了规模效应,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对中医信心不足、中医思维不足、中医临床训练不足、对老中医经验传承不足等问题,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如何在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中强化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亟待改革创新。